
DNA新研究開始厘清尼安德特人的早期曆史

比利時斯克拉迪納洞穴一名尼安德特人女孩的頜骨。(Credit: © J. Eloy, AWEM, Archéologie andennaise)

斯克拉迪納洞穴(Credit: D. Bonjean, © Archéologie andennaise)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EurekAlert!:在設法獲得2個12萬年前的歐洲尼安德特人的DNA後,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些標本在基因上更類似於在8萬年後生活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而非那些在西伯利亞發現的同時代的尼安德特人。這些發現揭示了歐洲尼安德特人的一個長達8萬年的穩定世係;它們同時提示,這群人可能向東遷徙並取代了某些西伯利亞的尼安德特人群。
這項研究開始厘清尼安德特人的早期曆史,這一曆史否則難以探究,因為早於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的DNA闕如。骨樣本和基因學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歐洲和中亞,直到大約4萬年前。最近的研究顯示,那些最後的尼安德特人全部屬於單一人群,即他們是生活在9萬7000年前某共同祖先的後代。
然而,在現代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穴(Denisova Cave)中發現的一個尼安德特人的年代距今有9萬年,該尼安德特人似乎與那些較晚期的尼安德特人關係更接近,而非與在同一洞穴中被發現但距今有12萬年之久的所謂阿爾泰尼安德特人接近。這表明,有一批較早的尼安德特人遷徙至西伯利亞,接著有一批較晚的從歐洲遷徙來的尼安德特人,後者取代了較早的尼安德特人群。
為了厘清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Stéphane Peyrégne和同事獲得了采自西歐尼安德特人(這些人生活在大約12萬年前)的細胞核DNA樣本;他們中有一人是在比利時的Scladina 洞穴(被稱作Scladina)中被發現的,另一個則是在德國的Hohlenstein-Stadel 洞穴(HST)中被發現的。應用先進技術來排除微生物及當代人類DNA的汙染,該研究的作者發現,Scladina 和 HST皆為某西歐尼安德特人群的成員,他們的後代為所有目前被發現的尼安德特人,但阿爾泰尼安德特人例外。
這提示,Scladina和 HST所屬的人群生活在西歐, 他們與在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尼安德特人同時代,但前者後來向東遷徙並取代了阿爾泰尼安德特人。意外的是,研究人員還在HST中的線粒體DNA中發現了高度趨異性,表明他們有著一個值得進一步探索的更為複雜的曆史。